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假性尖锐湿疣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阴道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女性
  • 典型症状:
  假性尖锐湿疣可能由于生理变异或阴道白色念珠菌致使白带增多刺激所致。为一良性乳头瘤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无传染性,不须治疗。假性尖锐湿疣长出来的小丘疹虽集中但是不会融合,它多分布在女性的小阴唇的内侧,或是阴道前庭。
典型症状:

假性尖锐湿疣症状诊断

一、症状

①色泽:

假性尖锐湿疣外观呈淡红色(粘膜色)67例,淡褐色13例。

②大小:

假性尖锐湿疣直径1~2mm。

③行态:

假性尖锐湿疣鱼子状66例,绒毛状7例,息肉状2例,丘疹状3例,苔藓状1例,丝状1例。

④部位:

假性尖锐湿疣两小阴唇内侧46例,阴道前庭32例,单侧小阴唇2例。

二、诊断

本病临床表现与不典型尖锐湿疣极其相似,本组误诊率50%,误诊原因如下:

1.认识不足

因此,不能将两种疾病从临床角度予以鉴别。初诊时便武断地诊断为尖锐湿疣而误诊。

2.思维片面

将两个以上性伴侣的患者,只要生殖器出现湿疣样皮损,便轻易诊断为尖锐湿疣。

3.依赖病理

因部分医生对皮损形态认识不够,故遇到生殖器皮疹便常规做组织活检,靠病理科医生定论。由于大部分病理医生并非皮肤病专业,对假性尖锐湿疣损特征掌握不够,在阅片中单凭细胞空泡样变,便诊断为尖锐湿疣,加之临床医生,尤其是妇产科和泌尿外科医生过于依赖病理诊断,从而导致误诊。

4.初步诊断

未做进一步检查,本组病例根据皮肤损害,疑诊断有误,行PCR检查及醋酸白试验后修正诊断。

假性尖锐湿疣疾病病因

女性假性尖锐湿疣(绒毛状小阴唇)的病因可能是生理性异常,也可能与其他感染有关,如念珠菌感染、泌尿系感染,与长期阴道分泌物刺激有关。

假性尖锐湿疣预防

一、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有性病接触的朋友而言,要随时注意生殖器有无异常变化,同时可进行有关的检查,以便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二、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这也是一个全社会的责任。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深入,普及到社会的个个阶层,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更要引起重视,不论男女都要使其了解性病的有关知识,了解性病传染途径,传染特点,了解性病对人类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性。通过宣传,提高公众对性病的认识,增强人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达到人人洁身自爱,以减少尖锐湿疣等性病的感染机会。

三、严格自律,保持乐观的心态

在该病尚未治愈之前,要严格控制私欲,不可发生性行为,以免传染给他人。做到不要性交,不要在公共浴(泳)池洗澡、游泳,不要乱用他人物品,即使使是经过治疗后尖锐湿疣损害已不存在,也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至少在半年内还应坚持做到。若无尖锐湿疣损害,在性交时推荐使用避孕套,以减少尖锐湿疣和HPV传染的机会。

四 、杜绝不洁性行为

对于性伴侣患有尖锐湿疣的朋友要对其做相关的检查,查看有无感染。因为大多数尖锐湿疣患者的再感染与其性伴患尖锐湿疣和HPV感染有关,故要避免与其性接触,以减少患者治疗后再感染的机会。要使人们了解随意性行为的安全性,改变性行为方式,从而减少患尖锐湿疣的危险。

假性尖锐湿疣鉴别诊断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应当互相区别。假性湿疣是近年来新认识的一种疾病。假性湿疣多见于青年妇女,未婚或已婚均可发生;发病年龄主要为18~40岁,发病率为16%~18%。临床表现为1~2毫米大小的丘疹,淡红色,群集不融合;表现光滑,形似鱼子状或绒毛状,触之有颗粒样感;分布在小阴唇内侧面或阴道前庭。一般没有什么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感,临床上容易与尖锐湿疣相混淆。尖锐湿疣多发生于外阴、阴道、尿道口、子宫颈及肛周,初为淡红色或污灰色湿润小丘疹,很快形成疣样增殖,大小不等,可融合,形如菜花状或鸡冠样等,有时有分泌物,并有臭味。

临床上鉴别时可用纱布或棉棒浸蘸5%醋酸溶液紧敷患处,2~5分钟后观察:如为尖锐湿疣,则局部变为白色,此为阳性反应;假性湿疣则为阴性反应,即不变色。如果局部有炎症时,可为假阳性反应,必要时可做病理检查。

假性湿疣病因尚不明,一般认为是一种与发育异常有关的良性乳头瘤。此病的发生与体内激素水平是否有关,尚待进一步研究。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