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您的位置: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疾病百科详细

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

  • 挂号科室:
  • 发病部位:血液血管
  • 传染性:无传染性
  • 传播途径:
  • 多发人群:青少年时期发生,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
  • 典型症状:胸痛 头晕 头痛 心音异常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狭小的退行性和增生性病变的总称,常见的有:1、动脉粥样硬化;2、动脉中层钙化;3、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3种。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是动脉硬化中常见的类型,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病因。包括主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硬化、肾动脉硬化等。
典型症状:胸痛 头晕 头痛 心音异常 动脉呈多处伸长扭曲状

动脉硬化症状

1、一般表现

脑力与体力衰退,触诊体表动脉如颞动脉、桡动脉、肱动脉等可发现变宽、变长、纡曲和变硬。

2、主动脉粥样硬化

大多数无特异性症状。叩诊时可发现胸骨柄后主动脉浊音区增宽;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而带金属音调,并有收缩期杂音。收缩期血压升高,脉压增宽,桡动脉触诊可类似促脉。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结向左上方凸出,主动脉扩张与扭曲,有时可见片状或弧状的斑块内钙质沉着影。

主动脉粥样硬化还可形成主动脉瘤,以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处为最多见,其次是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腹主动脉瘤多因体检时查见腹部有搏动性块肿而发现,腹壁上相应部位可听到杂音,股动脉搏动可减弱。胸主动脉瘤可引起胸痛、气急、吞咽困难、咯血、声带因喉返神经受压而麻痹、气管移位或阻塞、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受压等表现。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的相应部位增大;主动脉造影可显示出梭形或囊样的动脉瘤。二维超声显像、电脑化X线断层显像、磁共振断层显像可显示瘤样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可迅速致命。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形成夹层动脉瘤,但较少见。

3、冠心病  

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的压榨感,心肌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部分病人在发生了心脏性猝死,部分病人由于心电图有缺血表现,发生了心律失常,或因为运动试验阳性而做冠脉造影才发现。

4、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常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长期吸烟、饮酒及精神紧张的人多见。 由于脑部长期慢性供血不足,而引起大脑功能减退。(参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

5、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包括颈总动脉及分支,即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一部分病人有临床症状,包括一过性或持续性单眼失明、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所谓一过性即短暂性、一时性。

6、肾动脉硬化 

临床上并不多见,可引起顽固性高血压,年在55岁以上而突然发生高血压者,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如有肾动脉血栓形成,可引起肾区疼痛、尿闭以及发热等。

7、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肠道张力减低、便秘与腹痛等症状。血栓形成时,有剧烈腹痛、腹胀和发热。肠壁坏死时,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肠梗阻以及休克等症状。

8、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以下肢较为多见尤其是腿部动脉,由于血供障碍而引起下肢发凉、麻木和间歇性跛行,即行走时发生腓肠肌麻木、疼痛以至痉挛,休息后消失,再走时又出现;严重者可有持续性疼痛,下肢动脉尤其是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动脉管腔如完全闭塞时可产生坏疽。

一、动脉硬化病因

动脉硬化是随着人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压、高血脂症、抽烟三大危险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运动不足、紧张状态、高龄、家族病史、脾气暴躁等都有关系。

(1)高血压:

高压血流长期冲击动脉壁引起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造成血脂易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肪斑块并造成动脉硬化狭窄。血压不控制,心肌梗塞发生率约提高2~3倍,脑中风则约4倍。

(2)高脂血症:

血中脂肪量过高较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斑块,造成动脉硬化狭窄。

(3)糖尿病:

糖尿病人的脂肪代谢会出现问题,血液中运送脂肪的蛋白质(称做脂蛋白)会产生变性,在运送过程中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内壁形成脂肪斑块。

(4)抽烟:

香烟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会损伤动脉内壁,受伤的动脉内壁会卡住胆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积形成脂肪斑块。同时,抽烟也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痉挛,减少血流量。

(5)缺少运动:

运动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帮忙身体把多余胆固醇从胆道与肠道排出体外,避免过剩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内壁。此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消耗过剩热量,使身体脂肪比重减少,肌肉比重增加,而减轻体重。因此缺乏运动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状动脉硬化。

(6)肥胖:

肥胖或体重过重的人,心脏负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机率也较高,因而增加粥状动脉硬化风险。肥胖,易促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岛素阻抵抗症候群。

(7)过大压力:

人会因为压力而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伤害动脉血管内壁。

(8)家族史:

血症,迭积在血液中,进而促发动脉硬化发生。有的是早发性高血压,或是容易发生血栓等。

二、发病机理

本病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近年研究虽有进展,但目前仍然是以多种学说或假说从不同角度来阐述。

(一)脂质浸润学说

认为本病的九一与脂质代谢失常密切相关,其本质是动脉壁对从血浆侵入的脂质的反应。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壁出现楼板样斑块,而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则是构成粥样斑块的主要成分。虽然动脉壁也能合成胆固醇和其他脂质,但近年来对动脉壁和内皮细胞的生理和病理研究以及对粥样硬化病变的组织化学和免疫化学检查的结果,证实粥样斑块中的脂质主要来自血浆。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磷脂等是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而溶解、运转的。LDL含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最多,VLDL含甘油三酯最多,HDL含蛋白最多,血浆中增高的脂质即以LDL和VLDL或经动脉内膜表面脂蛋白脂酶的作用而分解成残片的形式从下述途径侵入动脉壁:①内皮细胞直接吞饮;②透过内皮细胞间隙;③经由内皮细胞的LDL受体;④通过受损后通透性增加的内皮细胞;⑤通过因内皮细胞缺失而直接暴露在血流的内膜下组织。脂蛋白进到中膜后,堆积在平滑肌细胞间、胶原和弹力纤维上,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平滑肌细胞和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吞噬大量脂质成为泡沫细胞;脂蛋白又降解而释出胆固醇、胆固醇酯、甘油三酯和其他脂质,LDL还与动脉壁的蛋白多糖结合产生不溶性沉淀,都能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所有这些合在一起就形成粥样斑块。

脂蛋白中的HDL可将胆固醇送到肝脏分解、抑制细胞摄入LDL和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因而被认为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脂质经过氧化作用而产生的脂质过氧化物,有细胞毒性,损伤细胞膜,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二)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

前者认为本病开始于局部凝血机制亢进,动脉内膜表面血栓形成,以后血栓被增生的内皮细胞所覆盖而并入动脉壁,血栓中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崩解而释出脂质和其他活性物质,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后者认为本病开始于动脉内膜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增多,血小板在该处粘附继而聚集,随后发生纤维蛋白沉积,形成微血栓。血小板聚集后释出一些活性物质。其中血栓烷A2(thromboxane A2,TXA2)能对抗血管壁合成的前列环素(prostacycline,PGI2)所具有的使血小板解聚和血管扩张的作用,而促进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和血管收缩;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可刺激平滑肌的细胞增生、收缩并向内膜游移;5-羟色胺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可刺激纤维母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肾上腺素和二磷酸腺苷可促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第Ⅷ因子使血小板进一步粘附;血小板第4因子(platelet factor4)可使血管收缩;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使血栓的溶解受到抑制。这些物质使内皮细胞进一步损伤,从而导致LDL、纤维蛋白原进入内膜和内膜下;使单核细胞聚集于内膜,发展成为泡沫细胞;使平滑肌细胞增生,移入内膜,吞噬脂质;并使内皮细胞增殖。都有利于粥样硬化的形成。

(三)损伤反应学说

认为粥样斑块的形成是动脉对内膜损伤的反应。动脉内膜损伤可表现为内膜功能紊乱如内膜渗透过增加,表面容易形成血栓。也可表现为内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长期高脂血症,由于血压增高、动脉分支的特定角度和走向、血管局部狭窄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所产生的湍流、剪切应力,以及由于糖尿病、吸烟、细菌、病毒、毒素、免疫性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组织胺、激肽、内皮素、血管紧张素等的长期反复作用;都足以损伤内膜或引起功能变化,有利于脂质的沉积和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而形成粥样硬化。

(四)单克隆学说

亦即单元性繁殖学说。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每一个病灶都来源于一个单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这个细胞是以后增生成许多细胞的始祖。在一些因子如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内皮细胞源生长因子、单核细胞源生长因子、LDL,可能还有病毒的作用下不断增殖并吞噬脂质,因而类似于良性肿瘤,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虽然通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的测定,发现绝大多数病变动脉壁纤维斑块中只含有一种G6PD同工酶,显示纤维斑块的单克隆特性。但也有认为病变的单酶表现型并不一定意味着此病变的起源是克隆性的,也有可能来源于含有同一同工酶的多个细胞,然而由于不断重复的细胞死亡和生长,使测定结果显示单酶表现型。事实上将粥样斑块内的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还未显示出这些细胞会像肿瘤一样无限增殖。

(五)其他

与发病有关的其他机理尚有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动脉壁基质内酸性蛋白多糖质和量的改变(硫酸皮肤素增多,而硫酸软骨素A和C减少),动脉壁酶活性的降低等。这些情况可通过影响血管运动、脂质代谢、血管壁的合成代谢等而有利于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动脉硬化预防

首先应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一级预防)。如已发生,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变发展并争取其逆转(二级预防)。已发生并发症者,及时治疗,防止其恶化,延长病人寿命(三级预防)。

1、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配合治疗

已有客观证据表明:本病经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变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维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变本身又可以促使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说服病人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2.合理的膳食

年过40岁者即使血脂不增高,应避免经常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肥肉、猪油、骨髓、奶油及其制品、椰子油、可可油等;避免多食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肝、脑、肾、肺等内脏,鱿鱼,牡蛎,墨鱼,鱼子,虾子,蟹黄,蛋黄等。若血脂持续增高,应食用低胆固醇、低动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种瘦肉,鸡、鸭、鱼肉,蛋白,豆制品等。

3.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体力活动应根据原来身体情况、原来体力活动习惯和心脏功能状态来规定,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体育活动可循序渐进,不宜勉强作剧烈活动,对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时,分次进行),做保健体操,打太极拳等。

4.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睡眠。

5.提倡不吸烟

不饮烈性酒或大量饮酒(少量饮低浓度酒则有提高血HDL的作用)。

6.积极治疗与本病有关的疾病

如高血压、脂肪症、高脂血症、痛风、糖尿病、肝病、肾病综合征和有关的内分泌病等。

有人认为,本病的预防措施应从儿童期开始,即儿童也不宜进食高胆固醇、高动脉性脂肪的饮食,亦宜避免饮食过量,防止发胖。

注意动脉硬化的危险信号:

在动脉硬化发展的早期,由于病变轻微而在临床上无任何的不适症状,这就消弱了人体的防范,隐匿了病情。但是,只有动脉硬化发展的非常严重时,这才在临床上表现出种种不适的症状和体征,如常见的症状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等。

对于早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几乎都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都处在隐匿状态下潜伏发展。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症状。此时,做许多常规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血脂、血流变、脑电图、脑血量等,都查不出什么病变问题。患者大都不以为然、无大妨碍,不了了之。这让患者又继续病入膏肓。对于晚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大多数患者都已发展成了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等疾病了,常规的医学检查就很容易检查出了。这时,患者开了许多降脂、降压、增加心肌供氧供能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比如让高血压患者终年服用降压药、高血脂患者终年服用降脂药等,这些对逆转病灶已无能为力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病变终究会一天天加重,直至病入膏肓而死亡。

对于中期的动脉硬化病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都或多或少有心悸、心慌、胸痛、胸闷、头痛、头晕、四肢凉麻、四肢酸懒、跛行、视力降低、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等临床症状,但是不同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这些都是动脉硬化病的早期危险信号,敬请广大的患者注意!而这时候,大多数的患者,对此都不以为然,思想麻痹,放松了警惕性,让病魔继续发展,直至病入膏肓时才起患者的注意,但为时已晚。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些心血管疾病,以及其它的疾病,同时也包括其它的许多种常见的多发病、慢性病,只对症治疗,直至病魔一个一个地夺走患者的生命。

我们要注意动脉硬化病的早期危险信号,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动脉硬化鉴别

主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主动脉变化和主动脉瘤,须与梅毒性主动脉炎和主动脉瘤以及纵隔肿瘤相鉴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须与其他冠状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心肌纤维化须与其他心脏病特别是心肌病相鉴别;脑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意外,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血管意外相鉴别;肾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压,须与其他原因的高血压相鉴别;肾动脉血栓形成须与肾结石相鉴别;四肢动脉粥样硬化所产生的症状,须与其他病因的动脉病变所引起者相鉴别。

临床上还需对本病不同的发展过程进行鉴别,可分为四期:

1、无症状期或隐匿期

其过程长短不一,包括从较早的病理变化开始,直到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但尚无器官或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

2.缺血期

症状由于血管狭窄、器官缺血而产生。

3.坏死期

由于血管内血栓形成或管腔闭塞而产生器官组织坏死的症状。

4.硬化期

长期缺血,器官组织硬化(纤维化)和萎缩而引起症状。

不少病人不经过坏死期而进入硬化期,而在硬化期的病人也可重新发生缺血期的表现。

按受累动脉部位的不同,本病有下列类别:①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枝粥样硬化;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③脑动脉粥样硬化;④肾动脉粥样硬化;⑤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⑥四肢动脉粥样硬化等。

动脉硬化饮食

  1、动脉硬化的食疗方:

1)  首乌丹参蜂蜜饮

 取何首乌15克,丹参15克,蜂蜜15-30克。先将何首乌、丹参加水煎汤,去渣后调入蜂密,日服1剂。具有滋阴润燥、补益五脏、通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硬化、高血压、慢性肝炎等病症具肝肾阴虚或兼脉络瘀滞者。

2)海参冰糖羹 

取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具有补肾益精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有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腰酸、咽干、心烦、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3)三鲜酿豆腐

 取豆腐500克,水发海参20克,虾仁1000克,冬笋20克,鸡蛋黄35克,鸡蛋清20克,香菜25克,葱3克,姜3克,鸡汤200克,味精5克,面粉15克,酱油15克,麻油5克,花生油50克。先将豆腐切成约6.7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厚的长方形块,再热油炸成金黄色后捞出,再从上面片下一薄片,再将下面的一片挖成糟状待用。海参、冬笋切成小丁,用开水焯一下入碗。虾仁洗净,加鸡蛋清、淀粉、精盐,拌好浆匀,分别填入豆腐盒中,将鸡蛋黄掺入少许面粉,拌匀后抹在片下的豆腐片上,将豆腐盒盖封好,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滤出汤汁,豆腐盒上,再淋上少许麻油,撒上香菜末,佐餐食用。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益精养血、生津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等患者,健康人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

4)荠菜炒肉干丝

 取荠菜500克,猪腿肉200克,五香豆腐干2块,精盐、黄酒、豆油各适量。先将荠菜去杂洗净,切碎;猪腿肉洗净切丝,加精盐、黄酒拌匀;五香豆腐干用水冲洗一下,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荠菜翻炒3分钟,加精盐少许,炒至半熟,盛起备用。再将炒锅上火,放油烧热,倒入肉丝翻炒3分钟,最后倒入半熟的蔼菜,烧5分钟出锅,佐餐食用。具有补脾、益肾气、降血压、利肝气、凉血止血、利尿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肝病、肾病、慢性眼疾以及毛细血管慢性出血等病症。

5)红薯蜜羹

 取红薯250克,蜂蜜30克,糖桂花少许,先半红薯洗净,切成小厚片,倒入锅中,加水1000克,煮约30分钟,再加入蜂蜜和糖桂花,离火,当早餐或点心食用,日服2次,每次1碗。具有补中、和血脉、宽肠通便的功效,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症等。

6) 花生米醋方

 取花生米500克,醋适量,先将连花生衣的花生米用醋浸泡7天以上,时间越长越好,每日搅动1次,每晚睡前嚼食花生米10粒。具有活血化瘀、降压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早期和动脉硬化。

7)  海带海藻紫菜汤 

取海带250克,海藻20克,紫菜20克,精盐适量。先将海带、海藻、紫菜分别洗净,海带切成丝,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精盐调味,日服1剂。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凡脾胃虚寒、寒湿蕴结者不宜服用。

8) 海参冰糖羹

取海参20—30克,冰糖适量。先将海参用清水泡发,洗净后放火锅中,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烂,加入冰糖稍煮,日服1次。具有补肾、益精血、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有肾阴虚所致的头晕、腰酸、咽干、心烦、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2、动脉硬化患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宜多食用植物蛋白

如豆制品)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单纯碳水化合物(如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宜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因维生素C可促使胆固醇羟基化,从而减少胆固醇在血液和组织中的蓄积。

3)宜多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因食物纤维不易被人体胃肠道所消化,摄入高纤维食物后可改善大便习惯,增加排便量,使粪便中胆固醇及时排出,从而起到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4)宜多吃些水产海味食物,如海带、海蜇、淡菜、紫菜、羊栖菜、海藻之类,这些海产品都是优良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无机盐的良好来源,在人体内具有阻碍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的作用。中医认为这类食物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故经常食用,可以软化血管。

5)宜吃低盐饮食

食盐中的钠,能增加血浆渗透压,促使血压升高,而高血压对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均可带来不利的影响。

6)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

尤其是高胆固醇者宜常吃红辣椒、牛奶和鱼。科学家们发现,红辣椒中含有一种番椒素的物质,它能有效地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牛奶中含有一种乳清酸物质,能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而且牛奶营养丰富。鱼内含有鱼肝油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7)宜吃植物油

如豆油、菜油、花生油、麻油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猝死,神经衰弱
郑重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